朱永宏谈现代中药智能制造:拥抱数字技术自己要有一定的基础条件

作者:马嘉欣 2022-06-22 14:26
[导读]

  央视网消息:“拥抱数字技术,自己要有一定的基础条件,要有对话的平台。”6月21日,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媒体预热专访线上线下同时举行,天士力控股集团总裁朱永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得益于国家这几年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才能产生我们传统产业的数字化。  提起天士力,许多人想到的可能是复方丹参滴丸,在中老年群体、心脑血管病患者那里几乎已不需广而告之。作为一家致力于大健康产业的民企,2021年实现了30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中国制造业五百强,中国民营企业五百强。&e

朱永宏谈现代中药智能制造:拥抱数字技术自己要有一定的基础条件

  央视网消息:“拥抱数字技术,自己要有一定的基础条件,要有对话的平台。”6月21日,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媒体预热专访线上线下同时举行,天士力控股集团总裁朱永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得益于国家这几年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才能产生我们传统产业的数字化。

  提起天士力,许多人想到的可能是复方丹参滴丸,在中老年群体、心脑血管病患者那里几乎已不需广而告之。作为一家致力于大健康产业的民企,2021年实现了30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中国制造业五百强,中国民营企业五百强。

  中药智能制造解决四大问题

  朱永宏认为,现代中药是最具有中国民族属性、中国特色的一个传统的制造业,现代中药的智能制造是传统产业+数字化,要解决四大问题。

  第一,现代中药智能制造要达到质量的一致性。中药过去有个概念——神仙难辨,中药质量一直是个挑战性问题。因其涉及的产业结构非常多,产业链很长,质量控制难度比较大。怎么保证在不同产业、不同种植户、不同收割时间,让药材的质量一致,怎么在复杂生产过程中保持一致,挑战比较大。朱永宏透露,最早行业控制中成药质量往往是单一化的,但仅一种成分控制也易引起质量控制误区。通过研发,他们率先把一种成分控制,发展成21种成分控制,不但控制含量,还控制成分比例。

  “但是还不够!”朱永宏介绍,自从做智能制造以后,把数字化技术跟中药制造嫁接,产生了质量数据化作为中药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从一开始的单一成分,到后来的指纹图谱21种成分,发展为现在用数字化技术在一条生产线里面有2100个质量控制点。这样一批生产下来,得到的大数据将近20万条,一年就有2.1亿条。把这些大数据作为控制手段,这样产品的质量才能得到精准的控制。

  第二,智能制造一定要解决成本控制,解决生产效率,解决环保问题。在之前的老车间里,一条生产线一般是300多个工人,现在一条生产线还不到10个。大规模采用智慧生产系统,这样成本就得到了大幅度控制。

  “因为制药是一个民生产业,就必须让老百姓用到质量好价格便宜的药。”朱永宏回顾,多年来药材的价格翻了好多倍,人工成本、原药都翻了好多倍,怎么样才能让几千万消费者继续拥有实惠价格,智能制造降本增效就使其成为可能。

  第三,智能制造在中医药产业的应用是完美的技术整合。要想把现代中药跟数字化技术相拥抱,产生智能制造,要有一个前期的基础性研究。现代中药智能制造融合了多种技术:第一个技术是星斗云系统,把中药产地、药材种植、中医药理论和中药现代药理以及中药临床使用,各种大数据进行整合。这个系统解决了中药复杂成分与人体复杂组织机构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只有这个关系解决了,才能知道智能制造大数据里面控制什么样的东西,在人体里产生什么样的反应,产生何种疗效,为什么产生等问题。为了做好这些基础性研究,作为现代中药头部企业,他们每年在这方面的科研投入都很大,有一个国家科技部设立的关于创新中药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另外一个技术就是与大数据有机融合。他们有一个天津市政府设立的中药的新型制造工程实验室,聚焦大数据挖掘,生产过程中对感应器数据采集、建模,用于生产过程反馈,再与生产制造系统、仓储物流系统以及质量管理系统等结合。使智能制造成为先进技术的融合,使医生在临床上精准使用药品。

  第四,向相关传统产业推广应用,使其升级换代。中药是传统产业,技术化便于其推广。传统产业往往生产过程复杂,行业线拉得很长,三大产业交错交织,怎么用大数据用现代技术加以融合,使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此外,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许多示范性的方法学、许多先进的技术,都可以向相关的传统产业推广应用。

  数字化转型与未来创新

  “生产设备的革新换代与大数据的融合,做了十多年了,现在看来结果还是不错的。”朱永宏介绍,天士力十几年前就开始了数字化转型,一直在做中药的现代化。中药现代化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把中医药说清楚讲明白,包括中药的药效、物质跟生命科学里面的作用靶点等。在相关研发基础上,十多年前他们就开始了大数据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包括生产管理体系、智能制造体系、全产业链管理体系等的深度融合。2015年,他们以现代中药制造领域数字化创新生产能力,成为全国首批200家通过国家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之一、全国20家示范企业之一。2016年,入选国家工信部“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在设备创新方面,制药里面化学药、生物药设备基本上是国外拿来就行,但是中药是我们自己的产业,所有的相关创新需要我们自己来完成。特别是像滴丸剂型,就是中医药在用,化学药不用这个剂型。有些人谈起中药就认为起效慢,但做成滴丸剂型起效就会快。滴丸剂型也叫固态的液体制剂,所谓固态液体就是在温度高时是液态,用快速冷却技术变成固态。舌下含服很快几分钟就化了,而常见的片剂、胶囊等在体内有近一个小时的融化过程。

  滴丸极大提高了中药的起效,要做成滴丸剂型的设备,现在已升级到了第六代——已把磁振动的技术融合在滴丸制造里面,平常的滴丸制备主要是朝下滴,普通的靠1个重力加速度,而现在已是4个重力加速度——生产速度已25倍于传统的滴丸。

  拥抱数字技术 行业自己“要”

  朱永宏认为,中医药全产业链的管理一定是跟中国整个的特色、本身的特点相结合的。得益于我们国家这几年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才能产生我们传统产业的数字化。

  “像云计算、5G、智能物流等,这些其实都已在我们中药企业当成工具在应用!”但朱永宏也强调,这个工具要把它用起来,必须由行业自己“要”进行升级换代。“拥抱数字技术,自己要有一定的基础条件,要有对话的平台。”

  通过多年来的全产业链升级换代、技术革新,如今的他们,大到战略管理,小到一线车间管理,甚至距离很远的药材种植基地的管理,都可通过大数据进行集成,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声明】物流文视界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文视界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邮箱:wuliuwenshijie@163.com,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