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军琪:世界并不完美,我们又何必苛求?

作者:尹军琪 昨天 21:10
[导读]

4月末,北京的春天已经到了结束的时节。周末去附近的小公园,看到牡丹花也已经开始凋落,不禁有些伤感。而更令人伤感的是,即使是牡丹这样人人称赞的花中之王,其凋落不仅非常迅速,而且其残破之象不忍直视。如此又联想到了人生。人生,乃至世上万物,本来就不完美,也没有所谓永恒,就像这花开花落。也许有短暂的辉煌,但最终仍将归于沉寂,甚至消失得无影无踪。想想看,北京奥森公园的露天自动扶梯,在经历了短短20年后,连同旁边的铁制楼梯,均已锈迹斑斑、破败不堪。在我的印象中,自动扶梯甚至一直都没有使用过,怎不令人唏嘘不已

4月末,北京的春天已经到了结束的时节。周末去附近的小公园,看到牡丹花也已经开始凋落,不禁有些伤感。而更令人伤感的是,即使是牡丹这样人人称赞的花中之王,其凋落不仅非常迅速,而且其残破之象不忍直视。如此又联想到了人生。人生,乃至世上万物,本来就不完美,也没有所谓永恒,就像这花开花落。也许有短暂的辉煌,但最终仍将归于沉寂,甚至消失得无影无踪。想想看,北京奥森公园的露天自动扶梯,在经历了短短20年后,连同旁边的铁制楼梯,均已锈迹斑斑、破败不堪。在我的印象中,自动扶梯甚至一直都没有使用过,怎不令人唏嘘不已!


人类往往在过度追求中迷失自我,又往往用看起来高大上的口号,鼓动千百万不明事理的人盲目跟随,从而形成一种潮流。这些其实是似是而非的口号,很少有人会去反思其对错。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口号。这句口号如果不加分析的应用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就很有可能存在很大的问题。

世界上几乎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生活如此,工作也如此。在我40余年的物流系统集成的经历中,接触过至少超过1000项物流工程。现在想来,尽管我们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遗憾的是,并没有一项是完美无缺的。这一方面是我们认知的能力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事物总是在变化之中,无论是外部的环境还是内部的需求,每天都在变化,我们无法找到一种完美无缺的解决方案,以应对不断变化且层出不穷的问题。

其实,我们与其去追求那并不存在的完美,不如回归现实,去认清楚那并不完美的世界才是真实的。承认和接受世界的不完美,我们的感受可能会更轻松。

生活中不完美的例子很多。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有时候,因为世事纷繁复杂且不断变化,本来就不存在完美的答案,即使在很特殊的情况下,有所谓的完美答案,但要达到完美,其代价也是巨大的。追求100分往往需要付出指数级增长的成本就像考试从0分提升到90分可能需要100小时,而从9099分却需要额外200小时,从99分到100分,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代价是十分昂贵的。这种现象存在于各个领域:制造业的良品率、软件开发的bug修复、艺术创作的细节打磨。这种非线性成本正是经济学中"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现实反映另一方面则更为致命:即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时间是有限的,机会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将大量精力、时间、资源放在追求最后1分上,可能就会忽视很多其他的0~99分的工作,最终也是得不偿失。

其实,在资源有限的世界里,9095代表着精妙的平衡点:

  • 在很多情况下,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快速迭代往往胜过漫长打磨

  • 人际关系处理也是如此,彼此间保持适度弹性,比苛求完美更可持续。既要知晓自身的缺陷,更要接受他人的不足;

  • 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允许试错空间,勇于试错,反而能够加速能力提升。步步追求完美,谨小慎微,反而会失去更多机会。

日本制造业著名的"95%法则"正是这种智慧的实践——在保证核心功能的前提下,适度保留改进空间,往往会取得更好的结果

而在很多的工作中,允许不完美,往往会取得整体的平衡。真正的智慧在于建立弹性而非绝对的标准:

  • 关键领域保持95分(如生命安全、核心承诺)

  • 次要事务80分即可(如家务整理、日常汇报)

  • 创新领域允许60分起步(如新技能学习、创意尝试)

这种分层管理法既保证了关键质量,又释放了创新空间。

其实,不完美中蕴含着巨大的进化力量生物进化史揭示了一个真理:完全适应即意味着灭绝风险。正如达尔文所言:"不是最强壮的存活下来,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适度保留不完美,实则是为未来变化预留进化接口。这一点,很多人不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正是因为对现实的不满足,或是因为现实的不完美,才驱使人们去不断追求,不断创新。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其实也是这个道理,一个缺乏竞争意识的家庭,往往会走向衰亡。而上升到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做到居安思危,与时俱进,只醉心于长久的太平,往往会孕育巨大的风险。辩证法的思维,往往给与人们更多的启示。比如: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产品研发中,充分考虑到时间成本和样机制作成本,接受可控的不完美,才是持续进步的最佳策略。产品研发策略中有一个最小可行产品MVP的著名策略,即花最少的力气、最短的开发时间,经历一次完整的“开发—测量—认知”循环,避免开发出客户并不真正需要而又庞大的产品。我们知道,没有一款新产品的研发是一次就成功的,往往要经过反复迭代才有可能,迭代过程既是一种完善,也是一次淘汰。如果我们一开始就钻牛角尖,在一些细枝末节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势必会影响产品的迭代,从而大大延缓迭代的时间和增加试错成本。

物流系统设计也是如此,我们首先应列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寻求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首先解决95%的问题。不要期望一刀切的解决方案,也不要对剩余的5%的问题过度烦恼。凡事都有例外,对于例外的情形,完全可以选择一种可接受的简单方案。

老子在其《道德经》里指出:大成若缺,大直若曲。追求完美,追求卓越,也许是应该提倡的一种态度,但却切莫钻牛角尖,陷入到无休止的细枝末节中不能自拔。真正的智者,应懂得最高的完成度恰恰包含着智慧的留白,不完美恰恰是另一种完美形式


【声明】物流文视界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文视界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邮箱:wuliuwenshijie@163.com,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