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储能赛道持续火热,中核钛白、海能实业、中国天楹、黑芝麻和ST开元等各行业巨头纷纷跨界储能。
据盛虹集团官微消息获悉,10月29日上午,“盛虹储能总部项目落户吴江签约仪式”在吴江东太湖大酒店举行。
项目将以锂电池及储能系统集成为核心,打造从材料、电芯、模组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力争快速形成领跑行业发展、引领绿色经济变革的全球新型储能领域领军企业。项目在吴江区域规划产能规模50GWh,将分期进行建设,总投资额200亿元。其中一期将建设16GWh新型锂离子储能电池项目,投资额125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利税近30亿元。
01
打造全产业链“护城河”
项目技术优势显著,拥有国际领先的预锂化技术、活化添加剂、储能电池智能传感技术、毫秒级主动保护技术、 安全阻隔技术、大数据故障诊断和预警技术、多端直流控制技术等全链条“护城河”,具备新型储能技术领域革新突破能力。
02
产业耦合优势独一无二
在电芯等核心部件,盛虹上游平台可提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隔膜材料、DMC电解液材料等核心原材料;同时,电芯需要的磷酸铁锂材料,未来也将实现自给自供,在电芯核心原料上实现65%以上的成本自控,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抗周期风险能力等都将处于全球领先。
03
全球现代能源体系大势所趋
从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开始至今,中央到国家各部委,关于新型储能的规划意见陆续出台近20项。2021年以来,已有23个省市区提出新能源强制配储需求,配储比例要求多在10%-20%之间。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提出,要大力推动电源侧储能发展,再次重申“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规模化,2030年实现市场化”,并且对具体发展规模不设上限。机构预计,2022年—2025年,我国储能复合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97.62%—112.53%的高位区间。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尽快发展先进新型储能,是国家战略所需、发展所急、趋势所向。
进军“万亿级储能新赛道”,看似跨界,实则与集团“化工原料大平台+新能源新材料1+N”战略高度统一,是上下游产业耦合能力的体现,也将进一步释放公司新能源新材料全产业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