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芯已进入每“分”必争的时代,90%的直接材料成本逐渐刚性,而10%的非生产性物料成本开始成为成本角逐主战场!
2024年将是储能主力玩家通过数字化手段,攻坚人效降本、管理降本、技术降本的关键年,磅旗科技旨在以AI小模型数字化工业底座,帮助企业解决数据孤岛、应用烟囱、单点去人化、断点自动化、大量数字化场景盲区等痛点,实现少人化、无人化,助力储能行业数智化降本增效。——磅旗科技副总经理 郑益民
6月27-28日,由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主办的2024高工储能产业峰会于浙江杭州举行,峰会以“求索应变 破茧向新”为主题展开,近千名储能产业上下游企业领袖、高层与行业精英学者齐聚一堂,在中国储能企业的全球化路径、构建储能产业新质生产力等议题上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磅旗科技作为全栈式智能制造AI数字化解决方案商受邀参与本届峰会,呈现了公司在储能数字化领域的全方位布局。
会上,磅旗科技副总经理郑益民发表了题为《磅旗AI小模型数字化工业底座·助力储能行业数智化降本增效》的主题演讲,深入探讨了储能行业的数字化革新,并分享了磅旗多元化、全场景的高效储能解决方案,赢得与会者的热烈反响。
【储能行业每“分”必争】
进入智能化深水区
在本次峰会上,郑益民以深刻的洞察力,深入剖析了当前储能企业普遍面临的数字化挑战,并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磅旗AI数字化无人工厂方案的赋能,实现储能系统的生产效能提升、拓宽收益渠道、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提升储能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郑益民认为,当前大部分储能企业存在数据孤岛、应用烟囱、单点去人化、断点自动化、大量数字化场景盲区等痛点,生产决策往往只能做到局部最优,或造成局部堵点,或造成成本上涨。整体而言,储能行业已进入智能化深水区。
他强调,储能电芯已进入每“分”必争的时代,90%的直接材料成本逐渐刚性,而10%的非生产性物料成本开始成为成本角逐主战场。
面对上述痛点,郑益民表示:“2024年将是储能主力玩家通过数字化手段,攻坚人效降本、管理降本、技术降本的关键年,这将决定在激烈成本竞争中是否赢得真正核心竞争力!”
【磅旗AI小模型数字化工业底座】
助力储能数智化降本增效
作为智能制造AI数字化先行者,磅旗科技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打造AI+小模型数字化工业底座,瞄准储能生产场景和市场需求,帮助企业解决数据孤岛、应用烟囱、单点去人化、断点自动化、大量数字化场景盲区等痛点,实现少人化、无人化,助力储能行业数智化降本增效。
具体来看,磅旗推出的储能行业无人工厂全场景全流程AI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AI小模型数字化工业底座,对工厂数字化整体统筹规划,以产能为导向、关序工序调优、从原始数据到机理模型再到训练模型,最后形成工序AI调优、工业AI质检、拉动式生产等最优AI决策,实现从局部最优决策过渡到全局最优AI决策,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化、柔性化生产,实现降本增效提质全局一体化最优数智化,让少人化、无人化成为现实,实现一个平台控工厂。
目前,磅旗科技专注于数字工厂、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园区全栈式服务,实现生产智能协同、物流智能协同、任务聚合管理、设备聚合管理、设备物联、工业质检、智能排程与调度、关键工序调优、预测性维护、能耗管理等工业场景全维度数字化管理,满足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赋能某头部储能企业电芯段数字化升级
某头部储能企业的电池芯生产段在效率、质量控制、数据管理等方面存在显著痛点,磅旗科技为此推出储能行业无人工厂AI数字化解决方案,引入自动化设备、智慧仓储、数字化物流、生产管理系统和数据化管理,深入挖掘生产数据,优化工艺流程,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实现了物料的智能配送和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环境安全性。
项目实施后,该储能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了30%,产量增加了20%,产品质量合格率有了大幅提升,废品率和维护成本分别降低了15%和10%,整体生产成本降低了20%,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有效降低,保障了员工和设备的安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测算,众多客户企业通过导入磅旗科技无人工厂全场景全流程AI数字化解决方案,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成本明显降低,自动化率也显著提升,可以实现产能输出提升10%-20%、自动化率提升90%以上、硬件投入降本30%-40%、减员增效降本50%-70%。
目前,磅旗科技行业头部客户覆盖率近60%,在全球范围内已落地300+项目,包括宁德时代、宁德新能源、亿纬锂能、蜂巢能源、远景动力、欣旺达、东阳光、富士康、准时达、沃尔玛、上汽安吉、均胜电子、联合电子、华达汽车、潍柴动力、广药、洲明科技等近百家国内外TOP级领军客户。
未来,磅旗将以“AI+小模型”为核心,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创新,通过生产流程智能化无人化、管理流程数据化打通行业链条,深入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确保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优化,为储能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